淨空法師:【菩薩覺悟眾生,恩威順逆,都是慈悲心】
我們細讀《華嚴經》入法界品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就能體會到一些,菩薩善巧方便利益眾生,統統是有緣人。 佛經比喻(警覺心),五馬喻。第一等根性,上上根人譬如好馬,主人騎上去鞭子一揚,沒有碰到牠,馬在地上看到鞭的影子,主人叫我走路了,牠就開步走,這是第一等。 第二等根性差一點,鞭子舉起來,牠看到了,不動,必須那個鞭子輕輕打牠,叫牠走了,才開步走。三等又差一點,輕輕打像搔癢,牠不理會,必須那個鞭子重重打牠,牠開步走。 第四等,重打也不走,打狠了,牠就睡到地下,怎麼辦?穿馬靴,有馬刺,馬刺刺牠的腹部,這下痛得緊,牠就快跑了。第五等,馬刺刺牠,牠躺到地下不動,那叫沒有緣。 前面四種,緣成熟了,揚鞭是用順、用善的方法,重重打牠、用馬刺,那是逆,不得已用殘酷的方法,還能覺悟,還能回頭。所以菩薩教化眾生,恩威並施,像馬一樣,前二種是恩,後二種是威,最後恩威都不管用,那就無緣了。 這個比喻,特別是古代,遠程都是騎馬,乘馬車,大家很容易懂。恩威並施,無論用什麼方法,都是一片慈悲心,無非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解演義】346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