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法語 返回列表
2025 / 07 / 21
【對眾生三業所造,若無其事,六波羅蜜通自性本定】
淨空法師:【對眾生三業所造,若無其事,六波羅蜜通自性本定】
諸位一定要知道,進佛門就把身見破掉,沒有自己了。《金剛經》說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這是什麼程度?剛剛入門。入門以後修學的目標,是《金剛經》後半部,一定要做到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,這是菩薩境界。 前面無四相是小乘境界,就是小學生的境界。沒有四見,那是佛門大學生的知見。小學生,四相破了,還有四見,習氣沒斷。四見沒有,習氣沒有,心裡痕跡都沒有,什麼境界?(同)一體(性)。宇宙跟我一體,萬物跟我一體,眾生跟我一體。 所以六(波羅蜜)都為全體做,不是局部性,多偉大。布施,心量遍法界虛空界。持戒,做好樣子,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看。忍辱,就是忍受,對一切眾生三業所造都能忍受。若無其事,不會被眾生所作所為影響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最高的忍辱通禪定。 不放在心上叫忍,放在心上就不是忍。看到這個人做壞事,心裡常常想到,那你沒有忍。忍是根本不放在心上,心上沒事叫忍。為什麼不放心上?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六道輪迴是虛妄,不放在心上,十法界是虛妄,也不放在心上,再往上,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,是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,統統不放在心上。 自性本定,就是圓滿的忍辱波羅蜜。這個要學,不學會,這一輩子很辛苦,很煩惱,你的日子不好過。苦從哪裡來?自作自受,自性沒有苦,法界也沒有苦,眾生也沒有苦,只是你要分別執著,要起心動念,苦就從這來的。 看穿之後,沒這個必要,每天用的心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而不迷的心,這真心,不再用妄心。人有憂慮、牽掛、煩惱、習氣,統統都是妄心,自性清淨心沒這個東西。 能忍才有精進,很重要。純而不雜叫精,不退轉叫進,有進無退。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天天進步?天天讀大乘經教,天天在進步。這一點,章嘉大師教我,勉勵我,我從方東美先生那裡看到,老人家真的是精進不懈,忍辱功夫不到家。 方老師火氣很大,別人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看不慣,他就罵人,火候不夠。看不慣變成看慣了,火氣全無,忍辱波羅蜜到家,就得定了。方老師沒有得禪定,但是他精進了不起,是我們的榜樣,沒有一天不讀經,而且讀經時間非常長。 精什麼意思?就是讀一部經,不要讀太多。太多,心是散亂的,一部,心是集中的。心念集中,不散亂,這點比什麼都重要。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,祖師大德世世代代承傳,我們接收過來,這是真精進。一門通了,一切都通了,一門沒有通,絕不搞第二門,我就是要把這一門專通。 精進到極處是什麼?禪定現前,禪定到極處,智慧就生起來。可以用這句話貫穿這六句,布施到極處,自然持戒,不持自己就持了,他沒有過失。持戒到極處,就是忍辱,忍辱到極處,就是精進,精進到極處,就是禪定,禪定到極處,就是智慧,智慧到極處,就成佛。就這麼個道理,都是一門深入。 所以大士以六度教導眾生,攝受眾生,教導跟攝受不能分開。攝受用今天的話來說,比較接近的是感動,讓人心服口服。攝受像磁鐵一樣,能夠吸住你,六波羅蜜能夠吸引一切眾生,像磁鐵,眾生自然接受你的教誨。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科註】238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