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法語 返回列表
2025 / 08 / 17
【請佛住世,不是用感情,情執請不到】
淨空法師:【請佛住世,不是用感情,情執請不到】
眾生有苦有難,佛菩薩應化就很多。在哪裡?不知道,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。如果沒有,眾生業力會把地球爆炸掉。這麼多聖賢雜居在大眾當中,他們的福德善力化解大災大難,小災難是不能避免的,(釋迦)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。 學佛,對佛一定要尊重。恭敬三寶,奉事師長。我們恭敬,請佛住世,不是用感情去請,情執請不到。佛住世,為什麼?是為教學,學生真學習,真的依教奉行,他就住世,不認真學習,他不住世。 有些佛菩薩在時間長河裡,偶爾來現現神通,什麼意思?提醒,讓你知道真有這樁事情。但是這種遊戲神通,不是常常有,常有大家就不希奇了,偶爾,幾百年偶爾有一次,提醒大家。 《般若經》教導我們,隨順佛陀教誨,佛陀教我們於諸有情常懷慈忍,和顏愛語,勸諭策進,幫助大家,要用這樣的心,要用這樣的態度。常懷慈忍是存心,和顏愛語是態度,講心態,正常心態。現在人心態不正常,常懷自私自利,表現出來是損人利己,所以社會動亂,地球災變頻繁,實際上無一不是自作自受。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,著重在行字,《心經》第一句: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這個行就是落實,把般若智慧落實在生活當中。怎麼落實?佛教我們的,要做到,視諸眾生,面門先笑。後頭講存心,你要沒有心,怎麼笑得出來。 曾無嚬蹙,從來沒有不善的態度,愁眉苦臉,菩薩沒有這種表情。你看到他,一定是歡喜,重要,學佛從這裡開始。怎麼知道?寺院庵堂把彌勒菩薩放在大門口,什麼意思?學佛,你想進佛門,就得學這個樣子。 心裡存著慈悲,外面顯露歡喜相,這是佛弟子處事待人接物第一個條件。古人說,生平等心,成喜悅相。這是讚歎彌勒菩薩,他教導我們。一進門,先看見他,這就是佛法。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解演義】291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