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法語 返回列表
2025 / 11 / 10
【修行是一切時一切處,所有行願都在一念心中】
淨空法師:【修行是一切時一切處,所有行願都在一念心中】
行才能滿願,錯誤行為包括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造作,用一個行包括了。我們想錯、看錯、說錯、做錯,依照經教修正過來,這叫修行。修行是一切時一切處,在起心動念之處,這是行的根。 起心動念善,言行肯定善,起心動念不善,言行當然就不善,根源在念頭。行以滿願,行如足,願如目,互相依持,這是說行跟願的關係,願領導,指導正確的方向、目標,你才能走得到。 具足,佛經常用這二個字,圓滿無餘,沒有絲毫欠缺。〈普賢行願品〉說,聞此願王,聽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大概意思你能明白,讀誦書寫,這是功夫。 讀,對著經典叫讀。誦是背誦,念得很熟,不必看經本也能背。讀誦之外,書寫,現在講默寫,也可以看著經本寫,我們講抄經,不看經本是默寫。 是諸人等,於一念中,所有行願皆得成就。諸位想想,如果沒有做到一心稱念,這效果就沒有。《遺教經》講制心一處,一心稱念跟制心一處是一個意思。 世間人講專心,做功課,修行時心無二念,經文在自己心中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十願願願具足,皆得成就。一願裡圓滿其他九願,願願如是,十願就變成一百願。 配在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再配到九世,都從時間講,過去過去,過去現在,過去未來,現在過去,現在現在,現在未來,未來未來,未來現在,未來過去。這樣一分析,十願就變成上千條願。 菩薩十善,能夠輾轉到八萬四千細行,就從這個地方擴展出去。普賢十願,當然也是八萬四千細行,再擴張,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這是《華嚴經》總結的一句話。都在一念心中,念念如是,不可思議。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解演義】100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