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息公佈欄
NEWS

心靈法語 返回列表

2021 / 05 / 05 【儒家有情有義,佛法有智有義】
淨空法師:【儒家有情有義,佛法有智有義】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《論語》第一句,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就是樂清淨心現前。儒家貪欲沒有斷,世間聖人雖沒斷,他能伏住,所以講欲不可縱,傲不可長,都是說儒家有克制功夫,知足常樂。換句話說,他們重視精神生活,不重視物質生活,生活當中有樂趣,有情有義。 佛法要把「情」字改成「智」,有智有義。佛是把貪著斷掉,不是伏住。但是在學習過程中,決定是先伏住,然後才能斷掉。伏都伏不住,怎麼斷? 伏要靠學問,要有老師、善友教導,才明白,才恍然大悟。伏住尚且要教,何況滅斷,那是更深更廣的學問才能幫助你徹底覺悟,把煩惱習氣全都化解。化解後是無量智慧德能,轉煩惱為菩提,轉惡業為德能,這才契入諸法實相的境界。 裡頭哪有迷信?絲毫迷信都沒有。修學愈學愈快樂,愈放愈究竟,心地清淨,一個妄念都不生。在這個世間隨緣度日,得大自在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不但不執著不分別,甚至達到不起心不動念,心跟法性交融,身跟法界合一。 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,我們應該努力學習,這是真的。不像世間所有現象,《般若經》講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那是應當捨的,世法是生滅法,生滅法不要理會。 要記住,常常放在心上: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,則違菩提門。這段重要,菩提是畢竟常樂處,你要不要?常樂沒有苦,就是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是果,大菩提心是因,極樂世界怎麼現前?大菩提心現前的。我們想得畢竟常樂的果報,不發大菩提心怎麼行?不但自己要發,念念希望幫助一切眾生發大菩提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本文節錄自【大乘無量壽經細講】187集

tel06-2607089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fax06-2909785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emailcharity26789@gmail.com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address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二段105號3樓301室
服務時間: 週一至週五,上午08:30~下午4:00
週六、日會所未開(除辦活動外)
 
法人登記證書:104證社字第25號登記簿 第46冊 第19頁 第1109號
核准立案字號:台內團字第1040040058號
統一編號:40933099
郵政劃撥帳號:31626613 戶名: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
匯款銀行: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─嘉義分行
帳號:(812)2021-01-0000895-5
 
版權所有 © 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
建議使用最新版本 GoogleIE 瀏覽器觀看;網頁設計 凱克博
Total 2695574
Today 1710